目前,由于药物的过度使用,猪只追求高密度饲养、猪场在长时间的连续生产疾病未能净化等因素,猪只免疫抑制状态已经逐步常态化。
1、什么是免疫抑制:
猪的生理代谢受到限制,性能发育受影响、容易使猪的免疫器官和系统受到损害,机体内抗原的递呈和抗体的形成被干扰、抑制或阻断,机体的屏障保护功能减弱或丧失,从而使机体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
进而导致繁殖母猪抗病力明显下降,对疾病的敏感性增强。加之病原多呈混合性感染,从而使得本来一些对健康猪群危害不大的细菌性疾病导致较为严重的情况的发生;
2、免疫抑制对猪群造成的危害:
①发情和生殖障碍,难配、流产、返情、产死胎、弱胎及少仔现象严重。
②遗传性疾病症状表现突出,母源抗体保护力减弱,容易造成仔猪感染发病等。
③猪群抵抗力下降,耐药性增强。母猪一旦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后,就非常容易受到诸如应激、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感染和侵袭
④干扰疫苗免疫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加重病症和增加药物成本。猪群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直接导致的危害就是疫苗免疫失败。养殖生产中如果不及时查找病因,找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根源,一味盲目加大疫苗免疫剂量,会加重对免疫器官的损伤,导致免疫耐受或免疫麻痹。
⑤当猪群中潜伏感染圆环病毒或蓝耳病病毒时,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差,这时如果盲目加大使用剂量,又会导致猪群药物中毒,造成肝、肾功能下降,出现母猪流产、产死胎,甚至出现死亡,给猪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3、造成猪只免疫抑制的因素:
疾病因素、霉菌毒素、营养因素、应激因素、药物滥用等方面,本篇文章重点对疾病因素所导致的免疫抑制给大家进行整理分享:
4、猪场常见的免疫抑制类疾病:
①蓝耳(PRRS):
PRRS病毒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然后转移到局部淋巴组织并进一步扩散到全身多处组织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使感染猪只免疫力降低,产生免疫抑制和免疫干扰,从而继发其它病原感染,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②圆环(PCV):
猪环状病毒病2型 (PCV-2)能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新生仔猪先天性颤抖(CT)、猪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 (PNP)、猪间质性肺炎(1P)、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 (PDNS),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
对PCV-2引起的各种疾病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淋巴滤泡中心和副滤泡中心都存在淋巴滤泡缺失,受害的淋巴组织有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并能引起细胞凋亡和B、T细胞的减少,从而导致免疫力的缺失。
PCV-2感染猪通常伴随其它疾病的发生,如伪狂犬病、PRRS、猪细小病毒、猪链球菌病等。
③猪瘟:
猪瘟病毒最初在扁桃体内复制,随后转移到周围淋巴结,在局部淋巴结复制后到达外周血液,从而在脾脏、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淋巴样组织中大量繁殖,破坏机体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进而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④ 猪流感病毒(SIV) :
某些SIV 能引起猪的免疫器官严重损伤,淋巴细胞大量减少,还可导致B 细胞在外源性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以及抗原反应性发生改变;
某些SIV 能引起外周血T 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显著降低,并引起脾、胸腺及盲肠扁桃体的出血性变化,从而显著地抑制猪的细胞免疫功能。
另外,SIV 主要侵袭猪呼吸道上皮细胞,并在此大量增殖,最终导致上皮细胞脱落、坏死以及肺部嗜中性粒细胞浸润,阻塞呼吸道并损伤肺组织。
⑤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
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菌主要定居于猪的呼吸道并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实验证实该菌定居于扁桃体并粘附到肺泡上皮,可被肺泡巨噬细胞迅速吞噬或吸附并产生毒素,这些细胞毒素对肺泡巨噬细胞、肺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有潜在的毒性,从而导致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
⑥附红细胞体:
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能引起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附红细胞体与红细胞膜相互作用,使红细胞破裂或变形,从而破坏了机体的红细胞免疫机制,容易继发其它病原的感染。有报道猪附红细胞体病可能和免疫抑制有关,但尚需进一步证实。
⑦弓形体:
弓形体在宿主体内繁殖的过程中,大量的免疫细胞受到了弓形体的损害,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抑制。
小结:在猪场实际生产过程中,从根本上提高猪只的成活率,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使疫苗免疫起到防控疾病的作用,需要重视猪群免疫抑制的危害;
并且在自繁自养场中,需要重点从产房及母猪阶段控制疾病的发生,包括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做好完善的疫苗防疫体系等方面。